综保区创新集拼模式 破解跨境物流难题 |
||||
|
||||
9月15日下午,综保区广运安达跨境电商监管场所内一派繁忙景象。红色、蓝色的集装箱像积木一样排满中转场,工人将一批批货物迅速而精准地装入柜中,整个作业流程紧密衔接,仿佛按下了加速键。 今年1至6月,广运安达通过9610模式出口的集装箱量已达5618TEU,占全市跨境电商出口业务量的55%以上。越来越多的货物正通过这座现代化监管场所走向国际市场。 是什么推动业务量稳步增长?创新服务模式是关键。 在现场,一位工作人员手持终端核对商品信息。他身后的集装箱同时装载来自不同客户、不同品类的货物——既包含“1210”监管模式下的保税备货商品,也有以“9610”模式申报的直邮出口包裹。而在以往,这些不同类型的货物不允许在同一个货柜混装发出。 “在跨境电商出口中,9610模式适合灵活的小额零售,1210则适用于有稳定出货量的卖家,但后者每日业务量有限,往往装不满整柜。企业要么承担整箱成本,要么等待凑柜,无论选择哪种方式,运营成本和时效压力都很大。”威海广运安达供应链有限公司总经理崔海兵介绍说。 企业的实际痛点推动他们联合综保区管委会、协调海关等部门,探索推出全新的合拼模式——允许9610货物与1210货物拼箱发运。这种“集拼运输”模式有效整合了以往因监管类型不同而分箱发运的货物,显著提升集装箱装载率。 据测算,根据货物属性和目的地灵活组织拼箱,平均可降低约30%的单位运输成本。集拼模式不仅直接减轻了物流开支,还增强了对高端客户的服务能力,成功吸引包括速卖通、拼多多在内的一批电商平台项目前来合作。 除了模式创新,广运安达也在市场拓展与服务分层方面持续发力。他们组建专业直销团队,主动走访制造企业和品牌商,深入理解物流痛点,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。线上物流交易平台整合了大量中小微企业和零散订单,通过系统派单、智能拼柜,实现集约化发运。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,企业持续开展行业调研,推出限时达、冷链物流、海外仓代发等新服务,进一步丰富了跨境物流产品体系。进口业务也已覆盖从海外采购到终端配送的全链路,为企业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国际物流支持。 在创新政策的实践中,综保区管委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,不仅牵头组织多方协商打通监管堵点,还积极推行“一企一策”精准服务,简化备案流程、优化通关效率,搭建企业对接平台,促进业务生态协同发展。“综保区是一片创新的试验田,我们企业有想法、有需求,管委和海关都会全力支持,把想法落实落地,在这里,我相信企业会蒸蒸日上。”崔海兵说。 |
||||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