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威海市烟草专卖局(公司):以青春之名续写新时代“山海情” |
||||
|
||||
山东威海市烟草专卖局(公司)(以下简称“威海烟草”)的青年员工积极弘扬五四精神,自发组成“雁行者”志愿服务队,以理论为舵、以实践为帆,努力做到腹有“书香味”、脚有“泥土味”、身有“汗水味”,在惠民服务与乡村振兴的浪潮中贡献青春力量。 尝得理论学习“书香味”,筑牢矢志不渝的信仰根基 威海烟草依托本地红色教育资源,抓好主题研学与情境教学的统筹衔接,定期开展专题研学、辅导讲学和实践教学活动,选树青年理论学习榜样,鼓励引导青年员工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感悟,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悟规律、学方法、促提升。积极推进“我在威烟必有为”工作品牌宣贯落地,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,积极组织“传诵经典”“青年论坛”“青年说清廉”等系列活动;学习借鉴“枫桥经验”,用好“四下基层”抓手,开展“师带徒”技能提升活动,让青年深入基层一线,走进零售客户当中,将理论学习成果与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等主题实践活动相融合,攻关急难险重任务,引导青年员工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学习成果转化。 “青年者,人生之春,人生之华也。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要做‘向下扎根’的实干者,也要做‘向上生长’的开拓者!”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的会议上,2024年新入职大学生刘孟晗的发言引发共鸣。她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:“青春没有售价,奋斗直达远方。” 沾得乡村振兴“泥土味”,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为解决农网终端陈列杂乱、信息化程度低、经营模式单一等问题,威海烟草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局,持续开展“让客户更满意 我们在行动”主题活动,面向辖区农网零售客户开展党员“线上+线下”结对帮扶活动,围绕经营解答、错时拜访、店铺整理、驻店帮扶等关键环节,详细列明志愿服务清单,集中全员智慧,逐项制定长短期解决措施,切实解决农网客户急难愁盼问题。从店铺布局优化到商品陈列指导,从终端设备安装到数字化运营培训,青年党员全程跟进;制作设计文创产品,为“千里山海自驾公路”沿线上的零售客户分批发放“火炬八街”“猫头山”等打卡印章100余枚及“环翠楼”“刘公岛”等景点贴画2000余个,鼓励零售客户将地域特产、旅游特点、民俗特色融入店铺,不断提升店铺“吸粉”能力,进一步拓宽增收路径。 “以前店里乱糟糟的,顾客来了都不愿意多待。现在经过改造,店铺整洁明亮,生意也比以前好多了!游客们看到这么有特色的店铺,都愿意进来逛逛,买点纪念品。”零售客户谭大姐开心地说。 在农网终端提升过程中,青年志愿者注重“授人以渔”,组织开展零售客户培训活动,传授经营技巧、数字化运营知识等。“这些课程太实用了,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经营理念,对今后的生意很有帮助!”参加培训的零售客户纷纷表示。通过一系列举措,农网终端的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,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。 品得基层治理“汗水味”,锤炼实干担当的过硬作风 为帮助农网客户提升综合盈利水平,威海烟草积极推进企地协同共建惠民服务中心,以打造“海韵共享服务联盟”为抓手,联合邮政、通信、银行等多家驻地国企共同服务群众,引导零售客户增设快递寄收、费用代缴、送货上门等多种惠民服务,拓宽经营品类,不断提升店铺客流量。小小的店铺不仅是购物的场所,更是集便民服务、惠民业务、公益慈善、基层治理、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阵地。 走进乳山市白沙滩村的红伟超市,在威海烟草的指导帮助下,增设助农专柜、非遗展区、惠民服务区,货架整洁、WiFi免费、快递代收等服务一应俱全,并推出“旅游+特产”组合销售,让乡村小店变身乡村振兴“前沿哨所”。店主孙红伟说:“以前店里乱得像杂货铺,现在成了十里八村的‘暖心驿站’,惠民服务项目多了,人气也比以前旺了,生意涨了三成!” 从“理论课堂”上的铮铮誓言,到“惠民服务”中的点点星火,威海烟草的青年员工正以青春之力,架起城乡协同发展的桥梁,以行动诠释“强国有我”的誓言。 |
||||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|